2021年的入伏时间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中国气象部门发布的入伏时间表中,竟然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时间。入伏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是从黄历上的“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秋分前后第三个庚日”为止。在今年的入伏时间表中,有的地区的入伏时间是7月12日,而有的则是7月22日。这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和猜测,也让这个传统节气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1.夏至不是入伏。夏天到了不代表入伏,但是入伏与夏至有关,入伏是夏至日过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计算,夏至是中国24节气中的一个。
2.入伏是指进入了夏天的三伏天,天气会越来越热,初伏是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计算,但因闰年的变换,故每年的出伏日期是不一样的。
3.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在每年的公历6.21或者22日,夏至到了之后白天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
4.入伏和夏至不是一个概念,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但却不一样。
夏至不是入伏,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入伏时间。三伏天是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是末伏(10天),季节就开始进入了秋季。
烈日当空,市民着防晒衣出行。
“感觉出门就要融化了。”入伏以来,连续两天的高温日天气,让厦门人见识了“桑拿”模式的威力。
7月16日,我们正式进入三伏天。当天,厦门就出现了今年首个高温日(日最高气温超过35℃)。昨天,第二个高温日达成,厦门站最高温达35.7℃,全市最高温更达38.2℃。
气象专家表示,在三伏天的40天时间里,厦门持续出现高温日的可能性很大。市民须尽量避免午间时段外出,注意防暑防晒。
高温日较往年不算多
今年夏天为什么这么热?许多市民都有这样的疑问。但
气象专家解释,今年高温日比往年同期偏少,主要是由于五六月的连续阴雨天气。而2020年仅6月,高温日数就达10天。气象专家表示,虽然厦门今年到目前为止的高温日数少,但不意味着接下来的天气就不热。特别是进入三伏天,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人体的体感温度偏高,会感觉特别不舒适。
未来三天鹭岛略“退烧”
随着副高减弱南撤,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三天,高温天气得到缓解。7月18日-19日,厦门处于副高边缘,天气不稳定,多阵雨雷阵雨天气,出门不妨带把伞。
气温方面,7月18日-20日,厦门市区最高温在32℃-34℃,略降2℃-3℃。但是20日之后,副高将卷土重来,届时35℃以上的高温天气又会出现。
懂一点
加长版三伏天达40天
俗话说,“热在三伏”。由于昼长夜短,地面吸热多于散热,热量累积使三伏天成为一年中最热的时间。今年三伏天有40天。
为什么有的年份三伏天是30天,有的年份又是40天呢?民间俗语说,“夏至三庚数头伏”。传统推算 *** 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气象专家介绍,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大致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中原地区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大约处在阳历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中伏则为20天。
今年初伏为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中伏为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末伏为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