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历是中国的农历,也称为阴历或旧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曾多次修订过农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虽然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西历已经成为中国官方的标准历法,但是国历仍然是很多中国人过年、纪念节日、庆祝生日等重要时间的依据。同时,国历在古建筑、文化艺术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在聊到生日的时候,都会问一句,“是公历还是农历啊?”
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阳历,阴历,干支历,公历,农历”等等这些历法,到底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不同呢?
历法是天文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一种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的序列的 *** 。简单说来,就是为人们为了社会生产时间的需要而创立的长时间的记时系统。
公历并非是中国本土的历法,是由西方传入的。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称为主前。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称用公元与公元前的说法。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所以,现在通用的公历,是和国际通用的历法。
农历,生活中又称为阴历。农历一年以正月初一始。
其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殷历"、"古历"、汉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
严格的来说,中国传统的农历并非完全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阴历、阳历是怎么区分的呢?
古人站在地球上观天地,最直观的能观察到的就是太阳和月亮的运转。
今天我们知道,月亮是绕着地球做公转,产生的轨道平面被称为白道,地球是绕着太阳做公转,产生的轨道平面为黄道。
阴历,就是根据月亮的运行规律来确定历法。而阳历,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来确定的历法。
我国的农历之所以是阴阳历,是因为,我们确定年的依据是太阳运行的规律,而确定月的依据是月亮运行的规律。
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9天—30天,为农历中的一个月。无月为朔,满月为望,朔为初一,月阴之时,望为十五,月圆之时。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为365.24219天,是为一年。然而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并非是完整的月球公转一周时间的12倍,古人就设置了“闰月”来调节月与年的关系。
干支历,又称节气历或中国阳历。它是按照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规律来确定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两两搭配组成60组不同的天干地支组合,用以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干支历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中为一个月。
虽然不了解干支历,但你一定知道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是的,他们之间有莫大的关系。
干支历以每年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为岁首,二十四节气中的节为月首。一节一气为一月,一年就是一个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回归年),一共十二个月。由于60干支以甲子为首,所以干支历又称为甲子历。
十二生肖取的是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分别对应不同的生肖。
例如:今年丁酉年,是从2017年2月3日立春日开始的。古人观天象有云:斗柄指寅,天下皆春。说的就是立春是寅月,是一年,是春天的开始。所以,今年的立春日用干支历来表示就是:丁酉年 壬寅月 辛酉日 酉年对应的十二生肖是鸡,所以今年属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的属相基本是用农历来判断。即一个人的出生是在过年前还是过年后,要年后才是今年对应的属相。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个人是否属今年的属相,是从立春开始记起的。干支历表示的一年的开始是从立春开始的。比如今年生的小朋友,如果是在17年立春与18年立春间出生的,就是属鸡了,而不是看是否过了17年的年三十哦。
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仰以观天确定的干支历能够顺应天地运行规律指导人们作息,尤其在农耕文明里,二十四节气指导耕作,沉淀了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