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i换算后的结果显示,印度疫情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0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0万例。这一数据比美国还要高,可见印度疫情之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仍然不重视防疫工作,导致疫情失控。而且,印度政府还在边境地区挑起事端,引发局势升级。这些都是印度疫情恶化的原因。不过,印度度的情况并不是最糟糕的,因为还有一个国家比印度更加严重。这个国家就是巴基斯坦。
1bar=0.1MPa=14.5psi
bar、MPa、psi均是压强单位,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压力在物理学方面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受力物是物体的支持面,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公式为:p=F/S≈N/m²。
帕斯卡与其他压强单位的换算:
1 Pa= 1 N/m2 = 1(kg·m/s2)/m2 =1 kg/(m·s2)
= 0.01 mbar(毫巴)
= 0.00001 bar(巴)
= 十万分之一(公斤力/平方厘米)
1 bar=0.1 MPa
扩展资料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定义式:p=F/S
液体压强公式推导过程:
要想得到液面下某处的压强,可以设想这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
这个平面上方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
F=G=mg=ρVg=ρShg
平面受到的压强:
p=F/S=G/S=mg/S=ρVg/S=ρShg/S=ρgh(适用于液体)
参考资料
1psi=6.895kPa一般在国内的各种标准压力表以及通用的压力表现实装置均有MPA和PSI两种标识。
欧洲与国内相同也使用MPa,而在美国常用的单位是“psi”,具体单位是“lb/in2”, 就是“磅/平方英寸”。压力单位的换算公式为:1psi=6.895kPa=0.0689476bar =0.006895MPa。则可推算出结果,例如150PSI=150*6.89=1033.5KPa。以此类推300PSI等于2067KPa,900PSI等于6201kPa。扩展资料压力单位在物理学方面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在中国,我们一般把气体的压力用“公斤”描述(而不是“斤”),单位“kg·f/cm2”,是一公斤压力就是一公斤的力作用在一个平方厘米上。
欧洲与国内相同也使用MPa,而在美国常用的单位是“psi”,具体单位是“lb/in2”, 就是“磅/平方英寸”。
常规仪表的分类已经介绍完了,下一阶段需要了解一下仪表的相关知识如单位、误差、图纸符号、标准仪器等。只有把这里了解清楚了以后,才会顺利学习下一阶段的仪表原理、回路测试、安装等知识
仪表单位用得特别多,不同的测量环境、不同的工艺要求仪表所使用的仪表单位就不相同。如同样是测量压力高压时需要MPa,低压时会用到Pa。他们之间都有一定的换算关系,今天就说一下仪表单位及换算。
我们工作生活中经常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我们表达这些压力的 *** 唉声叹气、喝酒、聊天吐槽。这都是无法确切表示的东西。但是工业生产中我们需要用准确的数字加单位来表示实实在在存在的压力。
压力是什么?
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称压力。
在国际单位制(SI)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
为“Pa”。
即1N的力垂直均匀作用在1m2的面积上所形成的压力值为1Pa.
压强与力、受力面积的关系为:
其中:
p代表压强
F代表垂直作用力(压力)
S代表受力面积
单位:
过去采用的压力单位“工程大气压力”(kgf/cm2)、“毫米汞柱”(mmHg)、“毫米水柱”(mmH2O)、“物理大气压”(atm)、“巴”(bar)、“PSI”等均应改成法定计量单位帕。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 kgf/cm2 = 0.9807×10^5Pa
1mmH2O = 0.9807×10^1Pa
1 mmHg = 1.332×102Pa
1atm = 1.01325×105Pa
1bar=105Pa
1PSI=6.89×103Pa
1MPa=10^3KPa=10^6pa
水银测量大气压
大家还记得压力之间的关系吗?
压力之间的关系
标准大气压为1.013×10⁵ Pa,大气压的数值相当于大约76cm(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就是大气压的大小。
初中物理中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还记得吗?第一次证明了有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很大。
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几年疫情期间我们不论去什么公共场合都会有人拿着测温枪测量一 *** 温。我们都知道测量的体温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但是温度单位可不是只有摄氏度。它还有哪些单位呢?如何换算呢?
1848年威廉·汤姆首先提出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温度仅与热量有关,而与物质无关的热力学温标。因是开尔文总结出来的,故又称开尔文温标,用符号K表示。它是国际基本单位制之一 。
根据热力学中的卡诺定理,如果在温度T1的热源与温度为T2的冷源之间实现了卡诺循环,则存在下列关系式:
Q1——热源给予热机的传热量
Q2——热机传给冷源的传热量
如果在式中再规定一个条件,就可以通过卡诺循环中的传热量来完全地确定温标。1954年,国际计量会议选定水的三相点为273.16,并以它的1/273.16定为一度,这样热力学温标就完全确定了,即T=273.16(Q1/Q2)。
为解决国际上温度标准的同意及实用问题,国际上协商决定,建立一种既能体现热力学温度(即能保证一定的准确度),又使用方便、容易实现的温标,即国际实用温标International Practical Temperature Scale of 1968(简称IPTS-68),又称国际温标。
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规定热力学温度是基本温度,用t表示,其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1K定义为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水的三相点是指纯水在固态、液态及气态三项平衡时的温度,热力学温标规定三相点温度为273.16 K,这是建立温标的惟一基准点。
那么摄氏度怎么来的呢?
摄氏温标
18世纪,瑞典人摄尔修斯提出:
如果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设定为0度,烧开的水是100度,中间分成一百份, 这样就得到了温度的计量标准。冰水混合物0°C,热水100°
由于他姓摄,这种温度单位就叫摄氏度。但是,摄氏度毕竟是人为设定的。后来开尔文提出
用绝对零度为起点,建立了更科学的开尔文温度,
开氏度(K)=摄氏度(°C) +273.15
摄氏温标是工程上最通用的温度标尺。摄氏温标是在标准大气压(即101325Pa)下将水的冰点与沸点中间划分一百个等份,每一等份称为摄氏一度(摄氏度,℃),一般用小写字母t表示。与热力学温标单位开尔文并用。
t=T-273.15 ℃
T=t+273.15 K
其实,还有一个温标大家用得比较少,那就是华氏温标。美国,缅甸和利比里亚三个国家一直在使用华氏温标。
1714年,荷兰人华伦海特制定了华氏温标,他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0℉,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 ℉,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度,这就是华氏温标,用符号F表示,这就是华氏温度。
双标温度计
华氏温度与开尔文温度与摄氏温度换算
换算公式:
F=(℃×9/5)+32
℃=(F-32)×5/9
K=℃+273.15
式中:
K ——开尔文温度(热力学温度),
℃ ——摄氏温度
F ——华氏温度
K=(F-32)×5/9+273.15 =5F/9+255.372222222222....
F=(K-273.15)×9/5+32
流量是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
流量分体积流量Q、质量流量M。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M=Q·ρ或Q=M/ρ
ρ是介质密度
1、立方
立方:管道的圆面积乘以介质在管道中流动的距离,也就是每分钟、每小时介质流动多长距离。
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对其体积都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温度、压力下,气体的体积相差很大,因此单纯用气体的体积来衡量气体实际的量是很没有信服力的。
而标方是以标况下的气体状态为基准,将气体的体积转换成标况下的体积值,这样,将气体转换到标况下,气体的量就转换成了一个更直观的数值,便于计算和控制。
标方,是标准立方的简称,是气体流量的常用单位。
标方怎么来的呢?
标准状态的压力条件,国内外均采用标准大气压,即101.325 kPa,而温度条件却不相同:
一种是采用 0℃,在此状态下计量的1m³气体体积称为1标准立方米,简称1标方。写成1Nm³或1 m³。
另一种是采用 20℃或60℉(15.6℃)。为与前一种标准状态区别,在此状态下计量的1m3气体体积称为1基准立方米,简称1基方或1方,写成1m³。
由于气体的体积大小和压力成反比,和温度成正比。即压力越大体积越小,温度越高体积越大。不同压力和不同温度下便出现了换算公式。
可用理想气体方程计算:
(P1*V1)/T1=(P2*V2) /T2
其中P1为0.1Mpa,T1为273.15K(标况下的压力和温度)
P2为你的实际压力,T2为你的实际温度,V2为你的实际体积
质量(mass)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惯性大小的量度,它是一个正的标量。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的含义和内容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清晰和充实。最初,牛顿把质量说成是物质的数量,即物质多少的量度。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时(kg/h) 、吨/时(t/h) 。
工业生产中仪表常用的单位,就介绍到这里。如果有不正之处请您指正。
【如果文中涉及到侵权,请您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