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战役死亡人数是多少?答案是3万人,这个数字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就是这样一场惨烈的战役,却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民民族尊严,打出了世界人民的心声。在这场战役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捍卫了人民的利益。然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一位志愿军战士,他的名字叫黄继光,他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同为保卫战,南京保卫战最终惨烈结束,30w同胞被屠杀;为何长沙保卫战历经三次保卫战,最终消灭日寇十几万?同为保定军校毕业,唐生智如此不堪重用,薛岳能够力挽狂澜,灵活指挥,独创天炉战法,消灭日寇十几万?经过多方查找资料总结如下,从不同角度分析,为何会如此结局不同。
战役指导思想:
南京保卫战发生在淞沪会战之后,日军乘势进攻南京,在国民政府高层,对于南京是不打算死守,南京不好守卫,南京四周平原地形易攻难守,三面环江,容易被彻底包围歼灭。那么不打算死守的话,应该做出详细的先抵抗,后有序撤退的作战计划,然而并没有,南京保卫战唐生智匆匆上马,没有组织起统一有效的防御,抵抗了几日,匆匆下令各部队各自突围。南京保卫战从始至终就没有胜利或者给日军以有效的打击的目标,这种匆匆的被动抵抗只能是以惨烈的失败告终。可以说没有指导思想。
南京保卫战作战地图
反观长沙保卫战,不能再退,再退重庆不保,中国抗战的希望何在?长沙保卫战发生在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尤其是第三次,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总结前两次战役经验,以天炉战法为战役指导思想。不是单纯的防御,防御战和运动战将结合,积极防御,灵活出击,反包围日军,最终大胜日军,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取得成功
指挥官:唐生智逃跑,薛岳移孝做忠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南京保卫战的指挥官是唐生智,长沙保卫战的指挥官是薛岳,二人均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政府高层本就没打算死守南京,碍于政治影响,南京象征性的防御后弃守,没有人接受这个烂摊子,唐生智主动站出来担任了南京保卫战的总指挥。但作为最高指挥官,指挥混乱,明知南京不可能最终防守住,但是仍然在战役开始后,毁船进行所谓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然而下达了突围命令后本人却乘船溜走,留下混乱的十万大军各自为战,都涌入下关码头,没有渡江工具,踩死不计其数,最终大多数部队和留在南京的同胞被一同屠杀。虽然唐生智跑了,也涌现出了大量不畏生死,坚守抵抗的英雄,比如萧山令、罗策群等。
唐生智
反观长沙保卫战,薛岳作为最高指挥官,薛岳原名薛仰岳,可见薛岳志向。早在武汉会战时候,薛岳作为兵团司令,捕捉到日军106师团孤军深入,薛岳组织优势兵力快速将敌合围并歼灭,这是中国抗战历史上唯一成建制的消灭一个日军一个师团的战役,这场战役叫万家岭大捷。长沙保卫战期间,薛岳父亲去世,薛岳让妻子代其尽孝,移孝作忠,专心前线指挥,让蒋介石和高层其他人员为之动容。第一次长沙保卫战时候,蒋介石准备放弃长沙,薛岳抗命不遵,说出这样的话:“长沙不守,军人的职责何在!“,历史证明,薛岳兑现了。薛岳不光采取被动防御的政策,灵活机动的在外围打击日军,同时自创天炉战法,何为天炉战法:
中国第9战区于1941年11月召开了“第二次长沙会战检讨会议”,薛岳根据前两次长沙会战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天炉战法”,具体实施步骤是彻底破坏道路,在中间地带空室清野,设置纵深的伏击地区,诱敌深入,将敌围而歼之的后退决战方针。依此方针,第9 战区制定并颁布作战计划,要求在湘北方面,“应运用尾击、侧击及正面强韧抵抗,务于浏阳河、捞刀河间地区,将进攻长沙之敌军主力,反击而歼灭之”。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时候大败日军。
最终薛老爷子活了102岁去世,杀鬼子多的人能长寿!
薛岳
军事差距:
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和日军军事实力差距悬殊,反观长沙保卫战军事实力差距没有那么大。南京保卫战中国参战兵力不足15万,且大多数部队是从淞沪会战撤退下来的部队,建制不全,部队武器装备没有多少补充,空军和海军在淞沪会战几乎损失殆尽。日方这边陆军参战部队以华中方面军为主,数量达20多万,且日军拥有绝对的空军和海军。单单军事实力相差数倍。
反观长沙保卫战。第一次长沙保卫战,日军参战兵力有步兵约10万人,陆军航空兵团第3飞行团(支援作战飞机约100架)及海军一部。第9战区使用兵力为47个师,其中32个师和3个挺进纵队共24万人,以及海军布雷队一部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二次长沙保卫战,第11军用于长沙方面进攻作战的地面部队总兵力为步兵45个大队,炮兵26个大队,另有若干海军及航空兵协同部队,共12万人。第九战区投入总兵力30余万,飞机出动34架次支持。
第三次长沙保卫战,日军参战部队5个多师团、10万余人。第九战区共13个军、37个师17万余人参加战斗。
长沙保卫战所属部队且多数为中央军嫡系部队,不管从军事装备和军事素养上都远不是南京保卫战的部队所能及。比如第74军和第10军,都是王牌中的王牌。
士气低落:
一场战役士气是非常关键。南京保卫战是淞沪会战紧接着的战役,这些参战部队都刚刚参加多淞沪会战,淞沪会战虽然我军粉碎了日军三个月 *** 的企图,但是淞沪会战我军投入七十多万,最终伤亡二三十万,部队没有得到休整,士气低落。长沙保卫战发生在战略相持阶段,尤其是在第一次战役后,士气高涨,在二三次保卫战时候全军士气高涨。
铭记历史,悼念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30万同胞。同时,致敬哪些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