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是一首流传于川渝一带的经典民歌,歌颂了蜀地绣艺的精湛和工艺的独特。歌词中描绘了蜀女们细心勤劳地耕种、喜庆节日时穿着艳丽的蜀绣衣裳,并传承了千年技艺;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浓浓的深情和对曾经熟悉的生活方式的怀念。这首歌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传达了蜀地淳朴善良、勤劳聪明的人文气息,成为了川渝地区的一道文化瑰宝。
“江河入海流”让我想起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万物为谁春”,应该是引自纳兰的《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想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明月照不尽离别人” , 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视听观察】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光明日报文艺部·主办】
创造主流价值表达新语态
——观《中国梦·我的梦—2022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
康伟(中国艺术报总
主流价值表达和传播话语方式创新以及基于此的话语体系创新,是引人
资料图片
从情感维度看,盛典将沉浸式共情作为主流价值表达的基础。要触发主流价值的有效传播,共情是基础。盛典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建党百年、脱贫攻坚、抗击疫情、北京冬奥会、大湾区建设等重大主题均有表现,并且发布了《网络视听行业共筑中国梦喜迎二十大倡议书》,具有显著的主流价值特质。而主流价值实现有效表达,离不开情感共鸣。盛典有效地引发受众沉浸式共情。所谓沉浸式共情,一是准确把握网络视听受众的情感体验,突出一个“真”字;二是情感共鸣贯穿节目全过程,突出一个“暖”字;三是具有强烈的代入感,突出一个“亲”字。盛典的情感谱系以家国情怀为基础,涵括了爱国情、亲情、爱情、友情,不矫饰、不呆板、不滥情,使主流价值表达具有了亲切的语态。情境表演《穿越时空的电台》中,当今天的电台主持人跨越时空接通1950年正在创作《歌唱祖国》的作曲家王莘的 *** ,王莘深情讲述创作歌曲的动人场景,随着电台主持人的讲述,又引入陈望道、王会悟、蒋先云这些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中的人物形象的爱国话语,充分展现了“队伍有多长,《歌唱祖国》这首歌就有多长”的深刻内涵。正如电台主持人感慨,把他和1950年的王莘联系起来的,与其说是 *** ,不如说是心底从未隔绝的纽带。这个纽带,就是一代代中国人真挚深厚的爱国情感。网友一条条表示“泪目”的弹幕,就是这份情感的生动体现。
从话语方式看,盛典将年轻态表达作为主流价值表达的新主流路径。盛典中,既有《领航》这样洪钟大吕式的主流表达,也有《中国梦·我的梦》这样凸显年轻态、网络化特色的创新呈现。以歌曲《华夏》为例,当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与说唱风格相遇,令人感受到主流价值表达具有了新样态。再如歌曲《197653》,197653代表着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牺牲的烈士人数。“要记住,是他们的故事,换来翩翩起舞”,同样是以说唱来致敬英雄。在《觉醒年代》的氛围中,由青年演员饰演的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鲁迅朗诵李大钊《青春》,这是彼时有志青年一代的热血追求。从盛典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新时代青年不负韶华的青春追求。
资料图片
从抒写主体看,盛典将普通人作为主流价值表达的主角。创
从内容载体看,盛典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主流价值表达的新焦点。盛典在节目选择、节目呈现方面,在新技术的使用方面,都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了“中国风最有派、中国韵最有味儿、中国潮最有范儿、中国人最有面儿”。这种鲜明特色既集中体现在盛典第三篇章《中国风·国潮最有范》中,也体现在其他所有篇章中。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带来的“国乐大赏”,其纯正、顶级的传统韵味和创新的表达方式令人叫绝;在抖音走红的上戏416女团,将京剧与流行音乐结合,歌词融合《贵妃醉酒》等经典剧目;摇滚乐与民乐、街舞与民乐的碰撞,带来新的审美体验;李宇春和重庆歌舞团携手表演《蜀绣》,歌词和演唱浸润传统诗词和蜀绣文化,服饰表演尽显蜀绣魅力……而新技术的加持,让传统文化表达脑洞大开。歌曲《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演唱者,是虚拟歌手洛天依。在这一系列的创新性表达中,国风国潮创造性地展示了文化自信的底气。
从组织方式看,盛典将行业合力作为主流价值表达的新动能。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在组织全行业优质资源生产重点电视剧方面成果卓著、精品迭出。此次盛典首次由主管部门将主要网络平台聚合起来,加强了优质网络视听文艺的有效供给,体现了网络视听行业的使命担当,开创了重大主题网络视听文艺的组织生产新模式。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02日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