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唐朝白居易中年所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和形状两方面,描绘出一幅晴空落照、云奇月朗的秋日图景,给人—种绚烂多姿、清新旷远的感觉。
原文: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馀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走为上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小故事:《南史》记载,檀道济率领军队攻魏,攻至历城时,发现军粮所余无几,士卒们都很担心。檀道济心知不妙,决定撤军,但若就此撤军,对方或会信心大增而乘势追击,最终难以全身而退。于是他命令士卒在晚上高声数米粮数目,还故意将米撒在地上,令敌军误以为他们粮食不缺,还有实力作战而不敢进攻。第二天,檀道济命令士卒脱下盔甲,穿上便服坐上马车,慢慢离开。敌军担心檀道济有埋伏,不加以追击,更决定班师回朝。虽然檀道济没法取胜,但他能带领全军平安返国,令他声名大振。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关羽夜走麦城的故事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进攻樊城,曾水淹于禁七军,军威大振,曹操曾议迁都以避其锋芒。建安二十四年十月,江东大将吕蒙乘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对峙之时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关羽两面受敌,急忙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逐渐离散。关羽孤立无援,坚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伪称投降,在城头立幡旗,假做军士,自己却逃走,只有十多骑跟随。孙权派朱然、潘璋断了关羽各路,在临沮捉获关羽和其子关平,随即将其处死。
关于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
蔺相如和廉颇发生过《将相和》的故事。《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培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