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采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探针的某种核苷酸α磷酸基。
近年来,已发展了一些用非同位素如生物素-亲合素系统、地高辛配体等作为标记物的方法。非同位素标记的优点是保存时间较长,而且避免了同位素的污染。最常用的探针标记法是缺口平移法(nick translation)。
首先用适当浓度的DNA酶Ⅰ(DNAseⅠ)在探针DNA双链上造成缺口,然后再借助于DNA聚合酶Ⅰ(DNa poly merasⅠ)的5’→3’的外切酶活性,切去带有5’磷酸的核苷酸;
同时又利用该酶的5’→3’聚酶活性,使32P标记的互补核苷酸补入缺口,DNA聚合酶Ⅰ的这两种活性的交替作用,使缺口不断向3’的方向移动,同时DNA链上的核苷酸不断为32P标记的核苷酸所取代。
探针的标记也可以采用随机引物法,即向变性的探针溶液加入6个核苷酸的随机DNA小片段,作为引物,当后者与单链DNA互补结合后,按碱基互补原则不断在其3’OH端添加同位素标记的单核苷酸,这样也可以获得比放射性很高的DNA探针。
叶黄素是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素。叶黄素可以于预防眼部疾病,核苷酸可以帮助提供抵抗力。
购买奶粉的时候,我们发现好多奶粉当中的成分都含有叶黄素。之所以奶粉当中会添加这种成分,就是因为叶黄素能够促进视力更好的发育。在婴幼儿服用的奶粉当中就含有叶黄素,因为婴幼儿的视力还没有发育完善,这个时候多吃一些富含叶黄素的奶粉,就能够使得宝宝视力更加的健康,对于色彩更加的敏感。进而能够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成人奶粉当中含有叶黄素的区别,主要是能够起到预防成人视力疲劳以及出现不同的眼睛疾病。很好的预防老年人出现青光眼,或者是重影。
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的统称,又称作第一信使。
●在细胞内传递信息的小分子物质,称作第二信使
●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主要变化是浓度的变化,催化它们生成的酶和催化它们水解的酶都会受到膜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信号转导分子的调节
包括:(一)环核苷酸:是最重要和常见的细胞内第二信使,包括cAMP和cGMP。
(二)脂类:二脂酰甘油(DAG)和肌醇三磷酸(IP3)等
(三)无机物:钙离子、NO、CO
奶粉不含核苷酸也是可以的,因为每个品牌都有不同的营养调节成分,对人体的吸收也有非常大的区别。家长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其实还是可以针对宝宝的需求补充相关的营养,达到更好的营养吸收效果。
母乳当中的核苷酸是可以改善身体的发育,让大脑的功能变得更加活跃。但这些营养并不是必要的,如果要为宝宝补充这些营养,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成分,哺乳通过水果或者是其他营养调节方式来吸收。
奶粉当中的营养结构不一样,家长不能乱加东西,这些营养配方往往是经过多种测试调整出来的,如果家长随便加东西,容易破坏饮食的结构。另外家长如果觉得奶粉的营养不是特别充足,应该是以母乳喂养为主,因为母乳喂养有助于补充足够抗体,让小宝宝可以抵抗各种外界的恶劣环境。
生物合成:在生物体内,DNA分子上的tRNA基因经过转录生成tRNA前体,然后被加工成成熟的tRNA: tRNA前体的加工包括:切除前体分子中两端或内部的多余核苷酸;形成tRNA成熟分子所具有的修饰核苷酸;如果前体分子3′端缺乏CCA顺序,则需补加上CCA末端。加工过程都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 人工合成:1981年,中国科学家王德宝等用化学和酶促合成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全合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它由76个核苷酸组成,其中包括天然分子中的全部修饰成分,产物具与天然分子相似的生物活性(见核糖核酸和核酸人工合成)。
甘氨酸(GlYCine,缩写Gly),又名氨基乙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2H5NO2。甘氨酸是内源性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组成氨基酸,机体发生严重应激时常外源补充,有时也称为半必需氨基酸。甘氨酸是一种最简单的氨基酸。
核苷酸是一类由嘌呤碱或嘧啶碱、核糖或脱氧核糖以及磷酸三种物质组成的化合物,又称核甙酸。
戊糖与有机碱合成核苷,核苷与磷酸合成核苷酸,8种核苷酸组成核酸。核苷酸主要参与构成核酸,许多单核苷酸也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与能量代谢有关的三磷酸腺苷(ATP)、脱氢辅酶等。
核糖和脱氧核糖统称核糖,就是五碳糖,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统称核酸,核糖体是细胞器,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PCR技术原理和操作
PCR技术是指,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母链DNA为模板,以特定引物为延伸起点,通过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体外复制出与母链模板DNA互补的子链DNA的过程。
一、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1、PCR反应的成分和作用
总体积:一般为25μl~100 μl
(一)Mg2+:终浓度为1。5~2。0mmol/L,其对应dNTP为200 μmol/L,注意Mg2+与dNTPs之间的浓度关系,由于dNTP与Taq酶竟争Mg2+,当dNTP浓度达到1 mmol/L时会YZTaq酶的活性。 Mg2+能影响反应的特异性和产率。
(二)无Mg2+buffer:由纯水、kcl、Tris组成。Tris用于调节反应体系pH值,使Taq酶在偏碱性环境中反挥活性。kcl可降低退火温度,但不能超过50 mmol/L,否则会YZDNA聚合酶活性。
(三)BSA:一般用乙酰化的BSA,起着减少PCR管对Taq酶的吸附作用,对Taq酶有保护作用。
(四)底物(dNTPs):dNTPs具有较强酸性,其储存液用NaOH调pH值至7。0~7。5,一般存储浓度为 10 mmol/L,各成份以等当量配制,反应终浓度为20~200μmol/L。高浓度可加速反应,但同时增加错误掺入和实验成本;低浓度可提高精确性,而反应速度会降低。
(五)Taq酶:能耐95℃高温而不失活,其Z适pH值为8。3~8。5,Z适温度为75~80℃,一般用72℃。能催化以DNA单链为模板,以碱基互补原则为基础,按5’→3’方向逐个将dNTP分子连接到引物的3’端,合成一条与模板DNA互补的新的DNA子链。无3’→5’的外切酶活性,没有校正功能。某种dNTP或Mg2+浓度过高,会增加其错配率。用量一般为0。5~5个单位/100μl。
(六)模板:PCR对模板DNA的纯度不要求很高,但应尽量不含有对PCR反应有YZ作用的杂质存在,如蛋白酶、核酸酶、TqaDNA聚合酶YZ剂、能与DNA结合的蛋白质。模板DNA的量不能太高,否则扩增可能不会成功,在此情况下可适当稀释模板。
(七)引物:引物浓度一般为0。1~0。5μmol/L,浓度过高会引起错配和非特异扩增,浓度过低则得不到产物或产量过低。引物长度一般15~30个碱基,引物过长或过短都会降低特异性。其3’末端一定要与模板DNA配对,末位碱基Z好选用A、C、G(因T错配也能引发链的延伸)。
引物G+C约占45~55%,碱基应尽量随机分布,避免嘧啶或嘌呤堆积,两引物之间不应有互补链存在,不能与非目的扩增区有同源性。
2、PCR反应步骤和反应条件选择(影响因素)
a、变性:模板变性完全与否是PCR成功的关键,一般先于94℃(或95℃)变性3~10min,接着94℃变性30~60s。
b、退火:退火温度一般低于引物本身变性温度5℃。引物长度在15~25bp可通过公Tm=(G+C)×4℃+(A+T)×2℃计算退火温度,一般退火温度在40~60℃之间,时间为30~45s。如果(G+C)低于50%,退火温度应低于55℃。较高的退火温度可提高反应的特异性。
c、延伸:延伸温度应在Taq酶的Z适温度范围之内,一般在70~75℃。延伸时间要根据DNA聚合酶的延伸速度和目的扩增片段的长度确定,通常对于1kb以内的片段1min是够用的。
以上述三个步骤为一个循环,每一循环的产物均可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经过n次循环后,目的DNA以2n的形式增加
DNA3'-OH末端和5'-P末端以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单链。碱基互补配对时,碱基之间以氢键相连,A-T之间形成2个氢键,C-G之间形成3个氢键,形成双链。
DNA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DNA是双螺旋结构,组成双螺旋的两条链由嘌呤和嘧啶通过氢键配对联系].常见DNA的构型为右手螺旋,在双链分子中,围绕磷酸二酯键旋转产生阻力或约束,糖苷键最佳的反式构型和4个碱基的互变异构体仅允许A与T配对,G与C配对.
G—c碱基对之间有3个氢键连接,A—T碱基对之间有2个氢键连接:因此,G—c键富含区具有更强的抗变性或抗熔解能力.
、核苷酸是合成生物大分子核糖核酸 (RNA)及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前身物,RNA中主要有四种类型的核苷酸:AMP、GMP、CMP和UMP,这四种类型的核苷酸从头合成前身物是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二氧化碳等简单物质。
DNA中主要有四种类型脱氧核苷酸:dAMP、dGMP、dCMP和dTMP,它们是由各自相应的核碳核苷酸在二磷酸水平上还原而成的。
2、三磷酸腺苷 (ATP)在细胞能量代谢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物质在氧化时产生的能量一部分贮存在ATP分子的高能磷酸键中。
ATP分子分解放能的反应可以与各种需要能量做功的生物学反应互相配合,发挥各种生理功能,如物质的合成代谢、肌肉的收缩、吸收及分泌、体温维持以及生物电活动等。因此可以认为 ATP是能量代谢转化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