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运输进境构成情节特别严重(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运输进境构成面临的刑法)

网友投稿 2023-07-19 07:49:04

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运输进境,损害国家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构成情节特别严重,必须依法予以严惩。

导读

遥记得小时候,有一个二手的随身听、带英文字母的衣服,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情,能成为班级里最闪亮的星。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人民通过海外关系购回二手电子产品、衣服等在国内包装后再销售就可以赚得盆丰钵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日渐提升,这些二手的电子设备、衣服早已成为洋垃圾。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此后对进口固体废物目录进行了3次调整,禁止进口56种固体废物,并修订11项进口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近9000家。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于2020年底实现了洋垃圾零进口目标,并在同年发布《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有关事项的公告》。2021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禁止洋垃圾,再也不是洋垃圾的处理厂。

人们口中的“洋垃圾”是什么

洋垃圾,即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口的境外产生的电子产品、破旧衣服、塑料制品等固体废物的俗称。中国曾经是洋垃圾最大的回收处理站,进口了世界近二分之一的洋垃圾。据有关媒体报道,在中国全面禁止洋垃圾前,美国每年60%的固体废物,日本70%的废纸,欧盟87%的废塑料等运到国内。但随着中国政府对洋垃圾的零容忍和疫情时代的影响,洋垃圾已经难以越过国门。

刑法中的“洋垃圾”是什么

刑法中并无洋垃圾的概念,也无固体废物的概念,刑法中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修订后的固体废物不包括置于容器中的液体,但包括置于容器中的气体,显然刑法中的固体废物不是纯物理上的概念。而关于洋垃圾的刑法规定见于刑法第152条、第338条、第339条走私废物罪,污染环境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和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其中,污染环境罪相关内容在本系列上一篇文章《解读污染环境罪之量刑变化》中已经做了详细的分析,本文不再赘述,我们主要讨论其他三个罪名。

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已经“休眠”

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是指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行为,属于结果犯,立案标准和污染环境罪“对应相同”,上篇文章已经表述,均不再赘述。根据威科案例库、法信案例库检索能够获知的案例,97年刑法修订以来,法院判决的擅自进口固体废物案只有两例,其中一例发生于1998年的高某某擅自进口固体废物案,一例发生于2004年林某擅自进口固体废物案,两桩案件发生的时间较长,迄今为止分别已有24年、18年,说明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的行为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其他的违法行为在固体废物走私入境时就已经被海关拦截,以走私废物罪处罚。

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只偶然“醒来”

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的行为,该罪名其实叫非法处置入境的废物更为合适,属于危险犯,有该行为就应当立案查处,这里的“国家规定”,主要是指《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案件也不多,在两个案例库中只检索到9例,也能充分说明固体废物在入境时就已经被海关拦截,阻洋垃圾于境外。

走私废物罪是惩治洋垃圾的主力,沿海和边境省市是阻绝洋垃圾的主战场

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运输进境,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走私废物罪,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走私废物罪自2011年以来,共计判处568例,占固体废物惩治犯罪的绝大多数,可见海关才是杜绝洋垃圾入境的第一战场。从趋势图看,2019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随之边境管控严格,洋垃圾的进口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大幅下降。

根据图表显示,办理走私废物犯罪的省市主要集中在广东、云南、广西、浙江等沿海和边界省市,其中以广东最为突出,占据办理案件的近一半。

惩治固体废物三罪名的差异

1、侵犯的客体不同

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管理制度,着重点在于入境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重点在可利用废物作为原料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此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和擅自进口固体废物列入刑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章节。

走私废物罪侵犯的客体是海关监管制度和国家禁止废物进境的环境保护制度,但核心是海关监管制度,列入走私犯罪章节。

2、管辖主体不同

三罪名的侦查主体不同,由于侵犯的客体不同,走私废物罪由海关侦查,而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由公安机关侦查。以北京为例,北京走私型犯罪属于专属管辖,由海关缉私局侦查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四分院审查起诉,北京市四中院负责审判,但遗憾的是根据威科、法信案例库检索,未检索到北京市办理的案件。

3、目的、结果、对象不尽相同

目的: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目的是为了进口有利用价值的固体废物原料,并不逃避海关监管,正常缴纳关税。

结果:擅自进口固体废物需要造成重大污染事故才构成犯罪,而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只要处置了进口的固体废物即污染了环境,构成犯罪。

对象:走私废物罪与其他两罪在犯罪对象上不同,走私废物罪包含固体废物,也保护液体、气体废物,而其他两罪只包含固体废物(包括置于容器的气体废物)。

关于进口固体废物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规则

【走私废物罪】根据刑法规定,以原料利用为名,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以走私废物罪定罪处罚。

【污染环境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择一重】根据2016年环境污染刑事司法解释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含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走私废物罪】如果行为人经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而进口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废物,偷逃应缴税额,构成犯罪的,在2021年1月1日以前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定罪处罚。但由于国家全部禁止洋垃圾,因此不存在批准进口固体废物作为原料,现在进口该类废物均应当按照走私废物罪处罚。

【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如果行为人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行为人本身没有参与走私行为,但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当以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定罪处罚。

【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违反国家规定,造成污环境相关犯罪行为的,擅自进口固体废物或者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分别认定为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和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

结语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环境生态保护的需求日益上升,洋垃圾早已一无是处,外来和尚也不好念经,在后疫情时代,早已经觉醒的人民不在崇洋 *** ,已经能理性面对拿来主义,中国再也不是洋垃圾的处理站。请珍爱自由,远离垃圾,洋垃圾在刑不再行。

本文作者:李波 许明

相关文章

  • 小众但口碑好的社交软件 口碑好的小众社交软件平台排名
  • 医疗保险微信怎么缴费
  • 可以跟女生说话私聊的APP 私密性好的聊天app排名
  • 10转4股派3元什么意思
  • 贴现率是什么意思
  • 高利贷是什么
  • 股票趋势是什么意思
  • 十大办公软件排行榜 好用的办公软件app排名前十
  • 纸黄金是什么意思
  • 电子水准仪原理 电子水准仪与传统仪器相比有哪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