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出神经的受体和效应
传出神经末梢主要释放两种递质,因而按受这些递质的受体也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胆碱受体及效应
能选择性地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称胆碱受体。由于其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又可分为:
(一)毒蕈碱型胆碱受体(简称M受体) 能选择性与毒蕈碱结合的受体。主要分布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官上。
(二)烟碱型胆碱受体(简称N受体) 能选择性 与烟碱结合的受体,可分为N1 受体N2 受体两种亚型。N1受体主要分布在植物神经节神经元细胞膜上,当其被激动时,可引起神经节兴奋,冲动沿节后纤维传递,可使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及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出现相应效应;N2受体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当其激动时表现为骨骼肌收缩。
二、肾上腺素受体及效应
能选择性地与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称肾上腺素受体。
(一)a肾上腺素受体(简称a受体) 一般可分为a1及a2两个亚型。
(二)β肾上腺素受体(简称β受体) 可分为β1、β2及β3三个亚型。β受体主要分布在交感神经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三)多巴胺受体(简称DA受体) 能选择与DA结合的受体。
乙酰胆碱酯酶的功能效果主要就是促进骨头及结合处的胆碱脂酶破坏分解,避免过度的强制收缩,这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个作用,功效一般来说,胆碱酯酶数量升高的话,代表甲亢肝炎,肾脏疾病的损害,如果是数值减低的话,一般代表的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可能性高一些。
是m。胆碱能神经突触:即m受体兴奋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又称m样症状。有机磷酸酯类可经呼吸道、胃肠道、皮肤黏膜等部位吸入。
胆碱能神经是指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为化学传递物质的神经纤维。
主要包括支配汗腺的分泌神经和骨骼肌的血管舒张神经,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全部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极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运动神经,躯体神经,属胆碱能神经。
不用罗列这么多看看它的结构式乙酰胆碱属于一种有机碱,并不是蛋白质、脂质或糖类,但与它有关的胆碱是卵磷脂的组成部分。卵磷脂的化学本质是磷脂酰胆碱。乙酰胆碱在人体内是由胆碱经过乙酰辅酶A的乙酰化后产生的。
突触间隙ACh消除的主要方式是被AChE灭活。
进入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发挥生理作用后,就被胆碱酯酶水解成胆碱和乙酸,这样乙酰胆碱就被破坏而失去作用。
:在神经元胞浆内的胆碱乙酰转移酶以胆碱和乙酰辅酶A为原料催化合成Z酰胆碱,然后由小泡摄取形成囊泡,储存递质。